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专题

  • 治疗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中药"药理谱-云"特点与有效性评价要素

    赵军宁;戴瑛;华桦;曾瑾;杨思进;谢春光;王超;鄢良春;李莉;张翼冠;尹竹君;张磊;

    本文通过系统总结分析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发病机制、我国治疗新冠病毒肺炎中药药理作用谱和作用机制。中药药理作用谱体现出的主要药效作用(对COVID-19治疗、抗病毒、抗炎及免疫调节等)、次要药效作用(主要靶器官保护、解热、化痰等)、一般药效作用(镇痛、活血化瘀、抗氧化等),构成了中药抗新冠病毒肺炎药理特有而又复杂的"中药药理谱云学说":即"点(多靶点)-线(多信号通路)-面(药理作用谱)-体(复杂易变的药效云)"。中药有效性评价要充分考虑中药适度调节特点、"药理谱-云作用"整合作用和患者风险收益。本文提出的中药药理"谱云"特点与药效学评价要素,对于建立适合评价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药的动物模型及评价指标,为现有临床用药提供实验室数据和加速中药临床应用转化,推动符合中药特点的技术评价体系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01期 v.36;No.205 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59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91 ]
  • 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饶琼;杨思进;谢春光;沈其霖;李敏清;雷枭;李继科;黄梅;

    目的:分析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四川省纳入的9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用清肺排毒汤进行3 d为一疗程的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服药前和服药后患者实验室检测指标和中医证候的变化,根据实验室指标及症状的无、轻、中、重程度,给予相应的评分,探讨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服用清肺排毒汤3 d后,患者淋巴细胞百分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D-二聚体恢复正常(P <0. 01),所有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例数均在70%以上;服用清肺排毒汤6 d后,C反应蛋白和血沉恢复正常(P <0. 01),所有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例数均在80%以上;服用清肺排毒汤9 d后,所有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正常例数均在90%以上。并且CT影像在治疗6 d后好转79人,好转率80%以上。从治疗中医证候积分看,治疗3 d后总有效率为84. 22%,其中痊愈率为21. 14%,显效率为29. 09%,有效率为33. 99%;治疗6 d后总有效率90. 15%,其中痊愈率31. 34%,显效率为30. 15%,有效率为28. 66%;治疗9 d后总有效率92. 09%,其中痊愈率41. 13%,显效率为26. 92%,有效率为24. 04%。结论:清肺排毒汤对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实验室检测异常指标和临床症状,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020年01期 v.36;No.205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46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6 ] |[阅读次数:65 ]
  •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治疗文献分析与展望

    宋昱军;鲁玉宝;王学习;王世馨;王岩;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自2019年12月武汉爆发以来,迅速播散至全国,对我国的人民健康产生严重危害,产生了重大的社会负担。截至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尚无特效药物,而中医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扶正祛邪,临床疗效较好。故本文依据中医经典、患者临床表现及地域环境差异等,根据国家、部门和地方各省市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防治方案相关文献,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机,论述其辨证论治及防治措施,为COVID-19的中医药防治提供思路与参考。

    2020年01期 v.36;No.205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27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7 ]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证型分析

    高培阳;张传涛;郭留学;丁鹏;张松;李永超;葛颖;贾超;谢春光;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为临床进一步救治COVID-19患者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20年2月1日至2月14日湖北和四川两地多家医院收集的COVID-19确诊病例,收集其基本特征(年龄、性别、来源)、临床分型及中医证型,分析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使用SPSS 26. 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138例COVID-19患者,来自湖北/四川的各120/18例,男女比例为0. 86∶1,平均年龄为(53. 2±14. 9)岁,60岁以下的患者有86例(62. 3%),其中普通型80例、重型58例,重型组患者发病[(57. 7±14. 67)岁]年龄较普通组患者[(49. 9±14. 4)岁]高。中医证型分布以湿遏卫阳证44例(31. 9%),湿遏热伏证28例(20. 3%),湿热袭肺、肺失宣降证36例(26. 1%)为主,其他尚有湿热袭肺、阳气虚馁、肺气欲绝证19例(13. 8%),湿热袭肺、气阴两伤、肺气欲绝证11例(8%),且各种证型在COVID-19患者中的分布不均匀(χ2=0. 202,P <0. 05)。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普通组患者中医证型以湿遏卫阳证(48. 8%),湿遏热伏证(26. 3%),湿热袭肺、肺失宣降证(17. 5%)为主;重型组患者以湿热袭肺、肺失宣降证(37. 9%),湿热袭肺、阳气虚馁、肺气欲绝证(25. 9%)为主,各证型在普通组和重型组患者间的分布有差异(Z=6. 452,P <0. 05)。结论:COVID-19患者的中医证型以湿遏卫阳证,湿遏热伏证,湿热袭肺、肺失宣降证为主,但应警惕避免疾病向肺气欲绝的危候方向发展。

    2020年01期 v.36;No.205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6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52 ]
  •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

    许冬玉;许玉龙;王至婉;吕雅丽;朱红磊;宋婷;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清肺排毒汤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数据库对清肺排毒汤的中药活性成分进行检索、筛选;运用Gene Gards数据库对疾病靶点进行预测、筛选,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将得到的靶点利用STRING进行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构建,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KEGG富集分析,构建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图。结果:本文显示共筛选到217个中药成分靶点,新型冠状肺炎(COVID-19) 200个相关靶点,从而得到药物-疾病的共同靶点51个,富集于生物过程及30条信号通路上,如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及Th17细胞分化等。结论:本研究预测出清肺排毒汤治疗COVID-19的前五个主要活性成分是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柚皮素、异鼠李碱;其主要是通过调节MAPK1、MAPK3、MAPK8、MAPK14、IL-6、RELA、STAT1等靶点,调控TNF、NF-κB等信号通路来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减轻肺损伤,保护神经功能,从而达到治疗COVID-19的目的。

    2020年01期 v.36;No.205 26-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下载次数:4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0 ] |[阅读次数:72 ]
  • 基于古籍数据挖掘的中医防治疫病用药规律分析

    白明;李杨波;苗明三;

    目的:通过对古籍疫病防治的文献挖掘,寻找中医古方治疗相似疫病的组方,总结用药规律,挖掘潜在关联规则及配伍规律,为新冠肺炎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归纳病因证型。在中医古籍中寻找能够治疗相关证型的组方,建立组方数据库,使用SPSS Clementine 12. 0、SPSS Statistics 19. 0和Excel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寻找潜在配伍规律。结果: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得到甘草、柴胡、黄芩等高频药物22种;高频药物归肺、脾、胃经最多,药性温、寒为主,药味苦辛居多;得到甘草-桔梗、甘草-防风、甘草-羌活等较高关联性药对12个;因子分析提取9个公因子,聚类分析得到6类。结论:通过数据挖掘的方式得到了一些可能治疗新冠肺炎的药对和可能配伍,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考。

    2020年01期 v.36;No.205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33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71 ]
  • 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药药效学评价策略

    谭婉莹;皮强中;谭正怀;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VID-19),其特征是传播速度快、对所有人群易感、发热、呼吸困难、肺部损伤为主,如不积极治疗,很快就会出现多器官受损甚至衰竭。本文在总结SARS-CoV-2生物学特性、COVID-19主要临床表现、发病机理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针对COVID-19开发新药的药效学评价策略,为相关领域工作者提供参考。

    2020年01期 v.36;No.205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9 ]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用药规律分析

    武晏屹;田硕;雷会霞;李宁;苗明三;

    目的:免疫力低下人群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易感、高危人群,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用药特点,为新冠肺炎的防治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9年01月至2010年12月之间CNKI中明确方剂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临床文献,总结单味药应用情况、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药效分类,逐一输入Excel 2013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Clementine12. 0软件及IBM SPSS Statistics 23统计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全部117首方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前5味中药分别是甘草、白术、茯苓、黄芪、党参,以甘、苦类药物为主;从药性来看,以温性药物为主;从药物归经分析,以归脾经(60%)、肺经(53. 33%)为主。从中药功效分析,以补虚药最多。关联规则分析得到5组置信度为100%的核心药对,聚类分析将药物分为3类。结论:结合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病机、病理特点、各地分期治疗方案分析,在新冠肺炎的预防及治疗阶段,应结合体质、辨证分型,重视甘草、白术、党参、茯苓、黄芪、薏苡仁等中药及白术-薏苡仁-党参、茯苓-党参等核心药对应用,改善机体免疫,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减轻新冠肺炎的发生,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

    2020年01期 v.36;No.205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下载次数:3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69 ]

名方研究

  • 地黄饮子加减方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神经保护作用的影响

    周雨慧;苗明三;李晓宁;武博文;芦锰;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加减方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是否与减轻炎症及胆碱能系统障碍有关。方法:将84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原则选出12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其余72只大鼠采用2VO法制备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用卒中指数及神经症状评分筛选60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尼莫地平10 mg/kg组、地黄饮子加减方1. 14、2. 27、4. 54 g/kg剂量组。连续灌胃30 d后,进行卒中指数及神经症状评分,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观察脑组织皮质区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乙酰胆碱(Ach)、多巴胺(DA)水平。结果:造模后,与假手术组比较,造模组卒中指数及神经症状评分显著升高。给药30 d后,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卒中指数、神经症状评分、游泳总路程、IL-6、IL-1β、TNF-α水平显著升高(P <0. 01),穿越平台时间、穿越平台次数、Ach、DA水平显著降低,脑组织皮质区损伤明显(P <0. 05或P <0. 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地黄饮子加减方各剂量组大鼠卒中指数、神经症状评分、游泳总路程、IL-6、IL-1β、TNF-α含量显著降低,穿越平台时间、穿越平台次数、Ach、DA含量显著升高(P <0. 05或P <0. 01),脑组织皮质区损伤不同程度减轻。结论:地黄饮子加减方可以改善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行为学指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及改善胆碱能系统功能有关。

    2020年01期 v.36;No.205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6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76 ]
  • 基于MEK/ERK通路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大鼠的机制

    金翔;张微;张德新;梅群丽;宋祖琪;段绮云;马彪;刘智宇;

    目的:基于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MEK)/细胞外活化蛋白激酶(ERK)通路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大鼠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1 g/kg、1. 5 g/kg、3 g/kg组、艾司唑仑0. 1 m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失眠大鼠模型,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14 d,检测各组大鼠睡眠时相、记忆力的变化;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检测脑组织SOD、MDA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MEK/ERK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睡眠时相中慢波睡眠浅睡期(SWS1)、慢波睡眠深睡期(SWS2)及快速眼球运动睡眠(REMS)持续时间、大鼠脑组织中5-HT、SOD含量均明显下降,大鼠找到平台时间、脑组织中DA及MDA含量、p-MEK/MEK、p-ERK/ERK比值明显升高(P <0. 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三个剂量组及艾司唑仑0. 1 mg/kg组大鼠睡眠时相中SWS1、SWS2及REMS持续时间、大鼠脑组织中5-HT、SOD含量均明显升高,大鼠找到平台时间、大鼠脑组织中DA及MDA含量、p-ERK/MEK、p-ERK/ERK比值均明显下降(P <0. 05),且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柴胡加龙骨牡蛎汤3 g/kg组与艾司唑仑组作用相比无差异。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可能通过抑制MEK/ERK通路激活治疗大鼠失眠。

    2020年01期 v.36;No.205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9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74 ]
  • 探讨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胡越;沈炀;王康;叶柏;

    目的:探讨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靶点及机制。方法:基于多个中药、人群、基因数据库,运用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白头翁汤作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靶点与生物学通路,构建"中药-化合物-靶标-通路-疾病"网络图,探讨核心靶点的差异表达与疾病的关系,并采用动物实验验证白头翁汤的作用功能及部分靶点。结果:本研究筛选获得17个化合物、44个核心靶点、25条通路,同时检测出17个显著差异表达的靶点,并通过小鼠实验证实白头翁汤可下调靶点IL-6、MMP3、COX-2的表达,且与白头翁汤剂量成正相关。结论:以网络药理方法预测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靶点有17个,经实验证实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能通过调控IL-6、MMP3、COX-2 mRNA的表达来实现。

    2020年01期 v.36;No.205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1K]
    [下载次数:9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64 ]

实验研究

  • 橙皮素通过cAMP/PKA/Kv1.2通路舒张大鼠冠状动脉

    刘宇;邢国芳;张蕾;霍娉婷;宋奇颖;

    目的:探讨橙皮素在舒张大鼠冠状动脉(RCA)中的c AMP/PKA/Kv1. 2通路机制。方法:离体血管张力法记录RCA血管张力;从RCA急性分离动脉血管平滑肌,采用膜片钳技术测定其Kv电流。结果:Kv1. 2抑制剂Charybdotoxin (Ch TX)减弱橙皮素对RCA的舒张作用,而Kv1. 5抑制剂DPO-1、Kv2. 1抑制剂Guangxitoxin和Kv7抑制剂XE991对橙皮素的血管舒张作用无显著影响。膜片钳结果为,Ch TX显著减小橙皮素引起的Kv电流净增加,而DPO-1、Guangxitoxin和XE991对橙皮素所致的Kv电流净增加无显著性影响。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Rp-cAMP减弱橙皮素对RCA的舒张作用,同时减小橙皮素所致的Kv电流增加。结论:橙皮素对大鼠RCA的舒张作用至少部分是通过增加c AMP/PKA/Kv1. 2活性而实现的。

    2020年01期 v.36;No.205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7 ]
  • 阿魏酸抑制NLRP3炎症小体减轻辐射诱导的AHH-1细胞炎症

    聂窈;孙宇婷;徐焕华;王宇光;高月;马增春;

    目的:研究阿魏酸(Ferulic Acid)对辐射所致AHH-1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0 Gy~8 Gy60Coγ射线照射AHH-1细胞,照后24 h检测细胞活力,确定适宜的照射剂量。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γ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点AHH-1细胞中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18(IL-18)的表达。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阿魏酸对AHH-1细胞活力的影响,确定适宜的阿魏酸给药浓度。阿魏酸预处理,以4 Gyγ射线照射AHH-1细胞建立炎症反应模型,并于照后12 h提取细胞总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IL-1β、IL-18、NLRP3和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0 Gy组比较,AHH-1细胞受到4 Gyγ射线照射后24 h,细胞活力约下降至60%。4 Gyγ射线照射后,随着时间的增加,炎症因子含量和炎症因子表达增多,照后12 h蛋白表达最显著(P <0. 05或P <0. 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0. 01μmol/L~200μmol/L的阿魏酸单独给药,对AHH-1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阿魏酸0. 01、0. 1、1μmol/L预处理组细胞活力明显升高(P <0. 05或P <0. 01),1μmol/L阿魏酸可显著抑制炎症因子IL-1β和IL-18的分泌量,且使细胞中IL-1β、IL-18、NLRP3和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阿魏酸对辐射诱导的AHH-1细胞炎性反应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NLRP3炎症小体有关。

    2020年01期 v.36;No.205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8 ]
  • 冬凌草甲素对耐顺铂鼻咽癌细胞株HNE1/DDP凋亡的影响

    鲁星月;时宗芬;陈长江;朱晨露;张配;刘浩;赵素容;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耐顺铂鼻咽癌细胞株HNE1/DDP凋亡的影响。方法:MTT实验检测冬凌草甲素对HNE1/DDP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集落克隆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 DAPI荧光染色法检测HNE1/DDP细胞核形态的变化; PI单染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的凋亡情况;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内ROS的水平;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实验结果表明,冬凌草甲素20μmol/L~50μmol/L可显著减弱HNE1/DDP细胞活力,抑制细胞增殖;相比于模型对照组,3μmol/L~5μmol/L的冬凌草甲素对HNE1/DDP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 <0. 05或P <0. 01);且随着冬凌草甲素给药浓度的增加,细胞核发生明显皱缩,核碎裂增加;细胞内ROS水平明显增加;抑凋亡蛋白Mcl-1、Bcl-2表达明显下调,促凋亡蛋白Bax、Bak表达明显上调(P <0. 05或P <0. 01)。结论:冬凌草甲素能显著抑制耐顺铂鼻咽癌HNE1/DDP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发生凋亡,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内ROS的产生,对Mcl-1、Bcl-2、Bax、Bak等凋亡相关蛋白进行调控实现的。

    2020年01期 v.36;No.205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62 ]
  • 苦豆碱、氧化苦参碱对精子的制动作用、膜功能及其凋亡的影响

    张彦玲;田姝薇;张涓;

    目的:研究苦豆碱和氧化苦参碱对体外精液的制动作用,以及初步探究药物制动精液机制。方法:收集人类精液和小鼠精液分别与各浓度药液进行混合观察其20 s内的制动效果,并以壬苯醇醚膜作为阳性对照药。通过精子分析系统分析其是否具有时间-浓度依赖关系,以及联合低渗膨胀实验和凋亡实验探究其有关制动机制。结果:与正常生理盐水组比较,苦豆碱、氧化苦参碱对于人类精液和小鼠精液具有明显的制动作用,且苦豆碱的杀精浓度(人精液EC1005 mg/ml,小鼠精液EC1002 mg/ml)明显低于壬苯醇醚膜(人精液EC10015 mg/ml,EC100小鼠精液6 mg/ml),具有更强的制动作用,槐果碱和金雀花碱对精子只有轻微抑制作用。通过精子分析系统分析发现苦豆碱的抑制作用具有时间-浓度依赖关系;通过低渗膨胀实验和凋亡实验表明苦豆碱5 mg/ml、氧化苦参碱800 mg/ml对精子质膜的影响从而发挥精子的制动作用,杀灭精子;以及通过体内抗生育实验显示苦豆碱1 mg/kg、氧化苦参碱200 mg/kg可明显降低雌性大鼠生育力。结论:苦豆碱的杀精浓度低于壬苯醇醚膜,具有更强的精子制动作用,苦豆碱将来有可能成为临床上有效的杀精剂,作为避孕药进行开发。

    2020年01期 v.36;No.205 73-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1 ]
  • 川芎抗偏头痛作用的有效部位筛选及指纹图谱研究

    陈玲;马俊;唐艺;何郡;邓薇;蒋桂华;崔建蓉;

    目的:确定川芎对偏头痛模型大鼠镇痛作用的有效部位,并建立该有效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可靠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建立大鼠偏头痛模型,比较川芎各有效部位的镇痛效果,并通过HPLC对各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川芎治疗偏头痛的主要有效部位。采用GS-120-5-C18(250mm×4. 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0 m 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20μL。进行不同产地川芎乙酸乙酯部位的指纹图谱研究,并对所得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川芎各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石油醚部位主要为脂溶性成分,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以及正丁醇部位既有脂溶性成分,也有水溶性成分,但含量有所差异。结合药效学试验结果分析,川芎治疗偏头痛的主要有效部位为乙酸乙酯有效部位; 24批川芎的乙酸乙酯有效部位共确立了8个共有峰,建立了川芎乙酸乙酯部位的HPLC对照指纹图谱,通过结合保留时间和紫外光谱,指认了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4个特征峰。24批川芎乙酸乙酯有效部位的相似度在0. 967~1. 000之间。对8个共有峰进行主成分分析,其综合评判得分在-0. 584~1. 145之间。结论:川芎乙酸乙酯部位是抗偏头痛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可以为川芎乙酸乙酯部位的质量控制提供全面的信息。

    2020年01期 v.36;No.205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6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53 ]
  • 天麻素注射液通过调节背侧纹状体miR-30a表达改善大鼠甲基苯丙胺成瘾的实验研究

    薛凤麟;洪仕君;曾晓峰;杨根梦;杨荆;李利华;

    目的:研究天麻素注射液通过调节背侧纹状体miR-30a表达改善大鼠甲基苯丙胺成瘾的作用。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甲基苯丙胺组、天麻素10 mg/kg、20 mg/kg组、天麻素20 mg/kg+miR-30a抑制慢病毒组,制备甲基苯丙胺自身给药模型并给予不同剂量天麻素注射液腹腔注射、miR-30a抑制慢病毒背侧纹状体注射,评价复吸行为及背侧纹状体中miR-30a及BDNF蛋白的表达;培养SH-SY5Y神经元细胞,用甲基苯丙胺、天麻素处理或转染NC模拟物、miR-30a模拟物,检测miR-30a及BDNF的表达、验证miR-30a与BDNF 3'UTR的靶向结合。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甲基苯丙胺组大鼠的触鼻次数明显增多,背侧纹状体中miR-30a的表达明显下调、BDNF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P <0. 05);与甲基苯丙胺组比较,天麻素10 mg/kg、20 mg/kg组大鼠的触鼻次数明显减少,背侧纹状体中miR-30a的表达明显上调、BDNF的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 <0. 05);天麻素20 mg/kg+miR-30a抑制慢病毒组大鼠的触鼻次数明显多于天麻素20 mg/kg组(P <0. 05),背侧纹状体中miR-30a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0. 05)、BDNF的蛋白表达明显多于天麻素20 mg/kg组(P <0. 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甲基苯丙胺组SH-SY5Y细胞中miR-30a的表达明显下调、BDNF的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 <0. 05),与甲基苯丙胺组比较,天麻素1 mmol/L组SH-SY5Y细胞中miR-30a的蛋白表达明显上调、BDNF的表达明显下调(P <0. 05); miR-30a模拟物组SH-SY5Y细胞中miR-30a的表达明显高于NC模拟物组(P <0. 05),BDNF的表达及野生型BDNF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荧光活性明显低于NC模拟物组(P <0. 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能上调背侧纹状体miR-30a表达、改善大鼠甲基苯丙胺成瘾,上调miR-30a并靶向抑制BDNF表达可能是天麻素发挥上述作用的分子机制。

    2020年01期 v.36;No.205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8 ]
  • 滨蒿总黄酮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及其对TLR3/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马雪萍;姚华;王雪;王林林;司丽君;黄华;

    目的:观察滨蒿总黄酮体外抗流感病毒作用及对TLR3/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Cytopathic effect (CPE)法观察滨蒿黄总酮0. 125 mg/ml、0. 25 mg/ml体外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TRIzol法提取总RNA,用RT-qPCR法测定TLR3/NF-κB信号通路靶点和炎症因子的mRNA水平。结果:滨蒿总黄酮在体外对流感病毒甲型、乙型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抗病毒作用增强,呈量效关系,TI(药物治疗指数)值约为15;进一步实验发现与病毒对照相比,滨蒿总黄酮0. 25 mg/ml可明显下调TLR3/NF-κB信号通路靶点TLR3、NF-κB、IRF3、IRF7 mRNA表达水平,对流感病毒诱导表达的炎症因子IL-6、MCP-1、i NOS、Cox2有明显的干预作用(P <0. 05或P <0. 01)。结论:滨蒿总黄酮通过抑制TLR3/NF-κB信号通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从而达到抗流感的效应。

    2020年01期 v.36;No.205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8K]
    [下载次数:2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61 ]
  • 贝母素乙抑制MEK/ERK的磷酸化对新生小鼠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凋亡和炎症水平的影响

    黄亚萍;肖惠玲;李艳红;李俊杰;

    目的:探究贝母素乙抑制MEK/ERK的磷酸化对新生小鼠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凋亡和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48只新生BALB/c小鼠中随机挑8只作正常对照组,剩余小鼠采用柯萨奇B3病毒感染小鼠构建CVB3心肌炎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曲美他嗪1 mg/kg阳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贝母素乙2. 5、5、10 mg/kg组;分别尾静脉注射或者灌胃相应药物,连续处理28 d,1次/d;检测小鼠心脏功能指标(心率HR、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FS、左心室壁厚度LVWT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心损标记物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一氧化氮合酶(i NOS)的含量,HE染色观察心肌损伤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3、Caspase-9、丝裂原活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VB3模型组小鼠心肌细胞损伤显著,其HR、LVEF、FS、LVWT水平显著降低,心肌组织中炎细胞数、LVESV水平、Mb、CK、CK-MB、IL-6、TNF-α、IL-1β、i NOS含量明显升高,Caspase-3、Caspase-9、MEK及ERK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P <0. 05);与CVB3模型组相比,贝母素乙各组小鼠心肌细胞损伤明显减轻,其HR、LVEF、FS、LVWT水平显著升高,心肌组织中炎细胞数、LVESV水平、Mb、CK、CK-MB、IL-6、TNF-α、IL-1β、i NOS含量明显降低,Caspase-3、Caspase-9、MEK及ERK磷酸化水平显著下调(P <0. 05)。结论:贝母素乙可保护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新生小鼠心肌受损,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并显著改善其心脏功能,缓解炎症水平,可能与抑制MEK/ERK的磷酸化有关。

    2020年01期 v.36;No.205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42 ]
  • 基于脑内能量调节的人参对东莨菪碱致痴呆小鼠记忆障碍改善作用

    李根林;张露露;吴宿慧;李寒冰;王凤娟;吕依妍;

    目的:研究人参对东莨菪碱致痴呆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改善的可能作用特点。方法:90只SPF级ICR小鼠经水迷宫筛选后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多奈哌齐3 mg/kg组、人参水煎液3. 21、1. 61、0. 8 g/kg剂量组。每天上午9点测体重后腹腔注射东莨菪碱造模,下午2点灌胃给药,连续16 d。实验结束时,经Morris水迷宫观察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处死动物,取脑,经HE和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病理改变(n=6),同时ELISA法测定脑组织中ATP、H2O2、NADP、ACh、Ach E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水迷宫穿越平台次数显著降低,H2O2、Ach E水平显著上升,ATP、ACh水平明显降低(P <0. 05或P <0. 01),海马神经元损伤较重,细胞排列紊乱;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多奈哌齐3 mg/kg、人参水煎液0. 8、1. 61、3. 21 g/kg给药后可使水迷宫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H2O2、Ach E、NADP水平明显降低(P <0. 05或P <0. 01),海马神经元损伤有效改善,细胞排列整齐有序。结论:人参可以通过下调大脑内H2O2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调节胆碱能神经递质活性及修复海马神经元的损伤来改善痴呆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

    2020年01期 v.36;No.205 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1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44 ]
  • 黄芪注射液对小鼠4T1乳腺癌细胞移植瘤CyclinD1、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郭超;丁涛;党文呈;张立;司晓丽;

    目的:通过构建小鼠4T1乳腺癌细胞移植瘤Balb/c小鼠模型,探讨黄芪注射液对移植瘤Cyclin1、Bcl-2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乳腺癌4T1细胞,注射接种于Balb/c小鼠右侧腹股沟皮下构建乳腺癌移植瘤模型。50只成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黄芪注射液2. 60 g/kg、5. 20 g/kg、10. 40 g/kg组和顺铂2. 5×10-3g/kg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HE染色观察移植瘤形态改变;流式细胞仪分析移植瘤细胞周期;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组织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蛋白表达; Western Blot法检测移植瘤组织Cyclin D1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结果:不同浓度黄芩注射液对小鼠乳腺癌移植瘤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黄芪注射液2. 6 g/kg、5. 2 g/kg、10. 4 g/kg抑瘤率分别为9. 1%、27. 3%、45. 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黄芪注射液5. 2 g/kg、10. 4 g/kg组及顺铂组移植瘤体积和体质量明显降低(P <0. 05或P <0. 01),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S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 <0. 05或P <0. 01)。黄芪注射液2. 6 g/kg、5. 2 g/kg、10. 4 g/kg组、顺铂组移植瘤组织Cyclin D1阳性区域吸光度值显著降低,Cyclin D1、Bcl-2蛋白水平明显下调,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 <0. 05或P <0. 01)。结论:黄芪注射液对小鼠4T1乳腺癌细胞移植瘤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制与黄芪注射液下调Cyclin D1蛋白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关。

    2020年01期 v.36;No.205 104-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下载次数:5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40 ]
  • 葛根素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食管鳞状细胞癌体内外生长和转移

    李冰;郭占领;周平;刘静;陈晓伟;

    目的:探究葛根素对食管鳞状细胞癌体内外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MTT实验确定葛根素给药浓度为20、40、80μmol/L,取TE-13细胞,设置空白对照组、葛根素20、40、80μmol/L给药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细胞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生长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和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又称Akt)磷酸化水平;构建TE-1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设置模型对照组、葛根素25mg/kg、50 mg/kg、100 mg/kg灌胃给药组,检测给药期间小鼠瘤体积变化,给药结束后取肿瘤组织称重、Western blot检测瘤组织中PI3K和Akt磷酸化水平,取肺组织拍照,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 staining)检测肺组织肿瘤转移情况。结果:相较于空白对照组,葛根素20、40、80μmol/L组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显著下降、克隆形成数目显著减少、细胞凋亡显著增加、细胞周期显著阻滞、PI3K和Akt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 <0. 05);相较于模型对照组,葛根素25、50、100μmol/L灌胃给药组小鼠瘤体积生长缓慢、肺组织转移节点显著减少、肿瘤组织PI3K和Akt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 <0. 05)。结论:葛根素能够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体内外生长和转移,其机制可能为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

    2020年01期 v.36;No.205 10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8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8 ]
  • 变叶海棠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小鼠的作用研究

    罗园;华桦;曾安琪;刘俐;张敏;杨正春;赵军宁;

    目的:观察变叶海棠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STZ)所致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TZ诱导糖尿病小鼠动物模型,诱导成功后按血糖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罗格列酮2. 67 mg/kg组、变叶海棠提取物1. 5、3、6 g/kg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另设10只KM种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给药干预38 d。实验期间每周固定时间测定体重、空腹血糖(FBG)、检测胰岛素耐量(ITT)、葡萄糖耐量(OGTT),实验结束时摘除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清蛋白(GSP)、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胰高血糖素(Glucagon)、胰岛素(FINS)含量;摘取胰腺组织,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及TUNEL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体重降低、血糖明显升高,血清中TC、TG、LDL、GSP含量明显升高,GLP-1、胰岛素含量明显降低(P <0. 05或P <0. 01),胰腺组织出现胰岛细胞变性或坏死、腺泡萎缩坏死。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变叶海棠提取物1. 5、3、6 g/kg可使链脲佐菌素所致糖尿病小鼠血糖明显降低、1. 5、3 g/kg可使LDL-C含量明显降低(P <0. 05或P <0. 01);有降低TC、TG、GSP含量,提高GLP-1、INS含量,降低细胞凋亡率趋势。结论:变叶海棠提取物可有效降低链脲菌素所致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对糖代谢、脂质代谢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胰岛细胞凋亡、调节胰岛素分泌及降低胰岛素抵抗有关。

    2020年01期 v.36;No.205 115-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8 ]
  • 见血清醇提物的镇痛、抗炎及抗高尿酸血症作用研究

    徐新;马二秀;李佳川;王元;

    目的:探讨见血清醇提物的镇痛、抗炎及抗高尿酸血症作用,为见血清的临床应用及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福尔马林法、醋酸扭体法和甩尾法,综合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采用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法、琼脂致小鼠肉芽肿法,并测定小鼠足趾肿胀组织中肿瘤坏死因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含量,综合评价药物的抗炎作用;分别建立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诱导的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药物的抗高尿酸血症作用。结果:在镇痛方面,见血清醇提物1. 5、3 g/kg能明显或部分减轻福尔马林诱导小鼠的Ⅰ相和Ⅱ相反应,延长醋酸扭体反应潜伏期,减少扭体次数,并延长小鼠甩尾的痛阈值(P <0. 05或P <0. 01);在抗炎方面,见血清醇提物1. 5、3 g/kg能明显或部分降低小鼠足趾的肿胀度,并抑制琼脂致小鼠的肉芽肿,降低小鼠足趾肿胀组织中TNF-α、IL-1β及IL-6的含量(P <0. 05或P <0. 01);在抗高尿酸血症方面,见血清醇提物0. 75、1. 5、3 g/kg能明显或部分降低不同高尿酸血症模型中小鼠尿酸和黄嘌呤氧化酶的含量/活力(P <0. 05或P <0. 01)。结论:见血清醇提物具有较好的镇痛、抗炎及抗高尿酸血症作用。

    2020年01期 v.36;No.205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8 ]
  • 葛根知母药对调控HMGB1/RAGE/NF-κB通路改善糖尿病大鼠认知障碍

    韩莉花;袁欣;杨真儿;史永恒;王川;刘继平;

    目的:观察葛根知母水提物对糖尿病认知障碍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评价其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取雄性SD大鼠,除空白对照组外均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50 d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 35 mg/kg建立II型糖尿病认知障碍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多奈哌齐0. 03g/kg组、二甲双胍0. 15g/kg组、玉液汤7. 84g/kg组、葛根知母药对4. 62 g/kg、9. 24 g/kg组。给药30 d后,Morris水迷宫法进行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大鼠取血,检测血糖;部分动物处死取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取脑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其余动物灌注取脑,进行RAGE和NF-κB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探索距离显著延长,且目标象限游泳时间显著缩短、站台穿越次数显著减少、NF-κB、RAGE平均灰度值显著降低、HMGB1、RAGE、pNF-кBp65、p-IкBα的表达显著上调(P <0. 05或P <0. 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葛根知母药对9. 24 g/kg组和玉液汤7. 84 g/kg组都可显著缩短模型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探索距离,明显延长目标象限游泳时间、增多站台穿越次数,显著降低空腹血糖,明显增加大鼠体重、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NF-κB、RAGE平均灰度值也明显升高,且HMGB1、RAGE、p-NF-кBp65、p-IкBα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 05或P <0. 01);葛根知母药对4. 62 g/kg组大鼠血糖明显降低,能够显著降低HMGB1、RAGE、p-NF-кBp65、p-IкBα的表达(P <0. 05或P <0. 01)。结论:葛根知母药对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调控脑内HMGB1/RAGE/NF-κB通路实现的。

    2020年01期 v.36;No.205 124-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3K]
    [下载次数:7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68 ]
  • 血府逐瘀汤联合茵栀黄对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诸葛秀红;连苑宇;何海燕;曹秋妍;韦日明;高雅;张可锋;姚臻;

    目的:研究血府逐瘀汤联合茵栀黄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致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8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秋水仙碱0. 00 012 g/kg组、血府逐瘀汤8. 0 g/kg组、茵栀黄9. 0 g/kg组、血府逐瘀汤联合茵栀黄组(4. 0 g/kg+4. 5 g/kg),每组10只,模型对照组1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按1. 5 ml/kg腹腔注射0. 5%DMN溶液,隔天1次;造模同时用药组按5 ml/kg灌胃相应体积药物进行干预,共60 d。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16 h,摘除眼球取血,采集肝组织。采用生化法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以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或水平; ELISA法检测血清中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以及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 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以Masson染色法验证肝组织损伤程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肝组织SOD、GSH-Px活力显著降低,其余检测指标均显著上升(P <0. 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除血府逐瘀汤组对血清HA、肝组织MDA、SOD、GSH-Px的含量或活性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给药组,特别是血府逐瘀汤4 g/kg联合茵栀黄4. 5 g/kg组对大鼠肝组织SOD、GSH-Px活性明显增强和其余检测指标的水平降低程度尤为明显(P <0. 05或P <0. 01)。结论:血府逐瘀汤和茵栀黄均对DMN致肝纤维化大鼠具有保护作用,且在剂量减半情况下,联合应用二者的综合疗效优于或与单独应用相当。

    2020年01期 v.36;No.205 130-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64 ]
  • 龙生蛭胶囊对ApoE~(-/-)小鼠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方欢乐;李瑶窈;蔡森;周玉玉;陈衍斌;

    目的:探讨龙生蛭胶囊对高脂喂养的Apo E-/-小鼠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方法:以C57BL/6雄性小鼠为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Apo E-/-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龙生蛭胶囊0. 45 g/kg、1. 2 g/kg、1. 8 g/kg组、辛伐他汀0. 0025 g/kg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2 w造模,连续灌胃给药8 w后检测小鼠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IDd)、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心脏体重比(HW/BW); HE染色观察小鼠心肌形态学的变化并测量心肌细胞跨核最短直径及横截面积;取血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含量及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Bax、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心脏EF、FS明显减弱,LVIDd、LVPWd、HW/BW值显著增加;心肌细胞肥厚,排列松散,心肌细胞跨核直径、横截面积显著增加;血清中TC、TG含量显著增加,MDA含量显著增加、SOD活性显著下降;心肌组织中Bax、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 <0. 05或P <0. 01);和模型对照组相比较,龙生蛭胶囊1. 2 g/kg、1. 8 g/kg组心脏EF、FS明显增强,LVIDd、LVPWd、HW/BW值明显降低,明显改善心肌细胞肥厚,心肌细胞跨核直径、横截面积显著降低,TC、TG含量明显降低、抗氧化SOD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同时能够明显下调心肌组织中Bax、Caspase-3蛋白表达(P <0. 05或P <0. 01)。结论:龙生蛭胶囊对Apo E-/-小鼠的心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抗氧化作用,抑制细胞凋亡发生。

    2020年01期 v.36;No.205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7 ]
  • 水木和宁方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影响

    邱朝阳;霍青;刘萍;李传成;

    目的:基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研究水木和宁方对帕金森病(PD)小鼠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建立慢性PD小鼠模型。造模成功PD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美多芭0. 15 g/kg组、水木和宁方15、30、60 g/kg组。治疗组每天灌胃给药2次,溶剂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4 w。观察小鼠行为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中脑黑质α-突触核蛋白(α-syn)、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 WB和RT-PCR方法检测中脑黑质α-syn、TH及UPS相关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与溶剂对照组比较,PD模型对照组小鼠前肢、后肢步长显著降低,游泳评分显著降低,中脑黑质TH阳性细胞数显著降低,α-syn阳性表达显著上调,α-syn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上调,TH、u BE1、Parkin、UCH-L1、Ubiquitin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P <0. 05或P <0. 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水木和宁方15 g/kg、30 g/kg、60 g/kg组小鼠行为学改变明显改善;中脑黑质TH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α-syn阳性表达显著下调; TH、UPS相关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上调,α-syn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下调(P <0. 05或P <0. 01)。结论:水木和宁方可能通过调节UPS功能,促进α-syn的降解,从而改善PD小鼠的运动功能。

    2020年01期 v.36;No.205 139-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5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3 ]
  • 金刚藤胶囊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盆腔粘连的作用及其药理机制

    李筠;陈刚;

    目的:研究金刚藤胶囊抗慢性盆腔炎大鼠盆腔粘连的作用及其药理机制。方法:选择未交配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妇科千金片0. 15 g/kg组、金刚藤胶囊1. 2、2. 4、4. 8 g/kg组。除假手术对照组外,各组大鼠均采用机械和混合细菌液感染双重损伤法制作盆腔粘连模型。造模后,除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外,各组大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20 d。末次药后,采用Verco评价标准对大鼠盆腔粘连进行评分,取子宫组织进行形态观察和HE染色进行病理观察,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局部粘连组织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以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 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PAI-1)活性。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TGF-β、MMP-9、t PA和PAI-1m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子宫盆腔粘连评分和组织病理病变程度增加,血清TNF-α、IL-β含量明显升高,子宫组织的TGF-β含量、PAI-1活性增高,mRNA相对表达量上调,而MMP-9含量、t PA活性明显降低,其mRNA表达明显下调(P <0. 05或P <0. 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金刚藤胶囊2. 4、4. 8 g/kg组和妇科千金片组使大鼠子宫盆腔粘连评分和组织病理病变程度降低,血清TNF-α、IL-β含量明显下降,子宫组织的TGF-β含量和PAI-1活性明显降低,其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下调,而MMP-9含量、t PA活性明显升高,其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P <0. 05或P <0. 01)。结论:金刚藤胶囊能改善慢性盆腔炎大鼠的子宫炎症及炎性粘连,其作用与调节粘连形成因子和粘连蛋白溶解因子的表达有关。

    2020年01期 v.36;No.205 14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58 ]
  • 益气除痰方抑制NK/T细胞淋巴瘤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研究

    张江召;张敏;梁艳;刘敏;王媛;郭宏强;黄知平;

    目的:研究益气除痰方对NK/T细胞淋巴瘤生长及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激活的抑制作用。方法:培养人NK/T淋巴瘤细胞的细胞株SNK-6,制备益气除痰方含药血清,用含有35%空白血清、15%、25%、35%益气除痰方63 g/kg含药血清或35%益气除痰方63 g/kg含药血清+25 ng/m 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培养基处理,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周期、PI3K/AKT/m TOR通路分子表达量;制备SNK-6细胞的移植瘤小鼠,以27. 3 g/kg、54. 6 g/kg益气除痰方灌胃干预后检测移植瘤质量及PI3K/AKT/m TOR通路增殖活力表达。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15%、25%、35%益气除痰方63 g/kg含药血清组的蛋白、S期比例明显降低及p-PI3K、p-AKT、p-mTOR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下调,G0/G1期比例明显增加(P <0. 05或P <0. 01);与35%益气除痰方63 g/kg含药血清组比较,35%益气除痰方含药血清+25 ng/m 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的增殖活力值、S期比例明显增加及p-PI3K、p-AKT、pm TOR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上调,G0/G1期比例明显减少(P <0. 05或P <0. 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27. 3 g/kg、54. 6 g/kg益气除痰方组移植瘤小鼠的移植瘤质量明显减轻,移植瘤中p-PI3K、p-AKT、p-mTOR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下调(P <0. 05或P <0. 01)。结论:益气除痰方能够抑制NK/T细胞淋巴瘤生长且该抑制作用与抑制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有关。

    2020年01期 v.36;No.205 149-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6 ]
  • 舒脑欣滴丸对大鼠脑中风恢复期的治疗作用

    郝春华;张蕊;孙双勇;徐向伟;席文恭;赵专友;王维亭;汤立达;

    目的:采用注射自体血栓的方法制备大鼠局灶脑梗塞模型,观察舒脑欣滴丸对脑中风恢复期治疗作用。方法:实验设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舒脑欣滴丸13、26、52、104 mg/kg剂量组和阳性对照药脑心通500 mg/kg组,每组10只。脑缺血后第3 d开始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30天。通过平衡木测验观察大鼠肢体功能;通过前肢抓力测定,观察肌力功能;通过避暗穿梭试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功能;通过脑组织HE染色,显微镜病理学,观察海马、皮层神经元数目以及病理学变化;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GFAP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舒脑欣滴丸能显著增加大鼠运动功能评分及前肢抓力;明显降低增加的受电击次数;明显增加海马CA1区和皮层神经元数目,并增加海马CA1区GFAP的表达(P <0. 05或P <0. 01)。结论:舒脑欣滴丸对大鼠脑中风恢复期有治疗作用,改善其神经元功能,增强学习记忆,可能与GFAP表达增加进而促进再生有关。

    2020年01期 v.36;No.205 154-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3 ]
  • 复方叶下珠汤对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李梓萌;张可锋;朱依谆;李迎迎;黄书桐;卫文君;高雅;

    目的:研究复方叶下珠汤对四氯化碳(CCl4)致急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并从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炎症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水飞蓟素0. 12 g/kg组和复方叶下珠汤12、6、3 g/kg组,每组10只。灌胃等体积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给药10 d。末次给药2 h后,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橄榄油5 m L/kg,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12%CCl4橄榄油溶液5 m L/kg建立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禁食不禁水16 h后,摘除眼球取血,采集肝脏。生化法检测血清中ALT、γ-GT和AST活性,肝组织中SOD、GSH-Px及NO和MDA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肝组织中TNF-α、IL-6、IL-1β和IFN-γ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TLR-4和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ALT、AST、γ-GT活力显著升高,SOD、GSH-Px活力、IFN含量明显降低,MDA、NO、TNF-α、IL-1β、IL-6显著增加,TLR-4、NF-κB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 <0. 05或P <0. 01)。肝组织小叶结构紊乱、肝索排列失序、肝组织水肿。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复方叶下珠汤能剂量依赖地降低ALT、AST、γ-GT活性及MDA、NO含量;增强SOD、GSH-Px活性,降低肝组织中TNF-α、IL-1β、IL-6水平,升高IFN-γ含量,抑制TLR-4及NF-κB蛋白表达;病理切片显示复方叶下珠汤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有改善作用,以6、12 g/kg最为显著(P <0. 05或P <0. 01)。结论:复方叶下珠汤对CCl4致急性肝损伤大鼠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和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2020年01期 v.36;No.205 158-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下载次数:7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52 ]
  • 基于均匀设计的龟芍平颤方联合多巴丝肼片抗帕金森病剂量配比筛选与验证

    刘红杰;张炅璐;董含秋;陈亮;何涛志;吴倩;房泽海;

    目的:基于均匀设计法筛选龟芍平颤方联合多巴丝肼片抗帕金森病(PD)的剂量配比,并运用相同的动物模型验证其疗效。方法:在前期筛选出抗PD的龟芍平颤方(白芍、龟甲、天麻、川芎)联合多巴丝肼片的基础上,运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C57BL/6小鼠PD模型,采用均匀设计"5因素8水平"分组设计,以小鼠纹状体多巴胺(DA)含量为指标,经回归分析获得最佳配比即优选处方。再应用上述小鼠模型验证优选处方的抗PD药效,检测指标包括:小鼠行为学变化、纹状体DA含量、黑质苏木精-伊红(HE)病理染色和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情况。结果:经筛选实验得最佳配比处方:多巴丝肼片10 mg/kg,天麻2 g/kg,龟甲2. 4 g/kg,川芎0. 25 g/kg,白芍0. 45 g/kg。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爬杆时间显著延长、悬挂时间显著缩短及自主活动计数显著减少,纹状体DA含量明显降低,中脑黑质TH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 <0. 05或P <0. 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龟芍平颤方5. 1 g/kg+多巴丝肼片10 mg/kg组(优选处方)在检测第7 d及之后小鼠爬杆时间显著缩短、悬挂时间显著延长及自主活动计数显著增加,DA含量显著升高,TH表达情况有明显改善(P <0. 05或P <0. 01)。结论:运用均匀设计筛选获得的优选处方对MPTP诱导的小鼠帕金森病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2020年01期 v.36;No.205 163-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2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4 ]
  • 健脾理气方通过下调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防治内毒素性急性肝损伤大鼠

    岳紫晨;音金萍;陈玲玲;江彩丽;卜燕燕;冯敏;高梦;卓少元;

    目的:在网络药理学研究基础上,基于NLRP3炎性小体活化通路探讨健脾理气方对大鼠急性肝损伤(ALI)的防治作用。方法:(1)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分析健脾理气方通过抗炎和免疫调节治疗ALI的潜在靶点。(2)将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及健脾理气方6. 05、12. 1、24. 2 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大鼠按体重一次性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大鼠给予腹腔注射600 mg/kg D-氨基半乳糖(D-GalN)诱导ALI模型。造模后健脾理气方6. 05、12. 1、24. 2 g/kg组立即分别灌胃相应体积药物,每日两次,给药间隔为12 h,连续给药2 d。末次给药后立即取材,采用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生物化学法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肝脏组织中的Caspase-1活性,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18和NF-κB含量; 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衔接分子(ASC)和炎性小体(NLRP3)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显示,健脾理气方可能通过NLRP3炎性小体等信号通路防治ALI。(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肝脏组织损伤指数显著升高,血清ALT、AST、IL-1β、NF-κB含量明显升高,Caspase-1酶活性均明显升高,肝组织NLRP3和AS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 <0. 05或P <0. 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健脾理气方12. 1、24. 2 g/kg组的大鼠肝脏组织损伤指数显著降低,12. 1 g/kg组的血清ALT、AST、GGT和NF-κB含量明显降低,及肝组织NLRP3、ASC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下调(P <0. 05或P <0. 01),24. 2 g/kg组的血清GGT、IL-18和NF-κB含量明显降低,Caspase-1酶活性明显降低及肝组织NLRP3和ASC蛋白表达量明显下调(P <0. 05或P <0. 01)。结论:健脾理气方12. 1、24. 2 g/kg组对D-GalN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中以12. 1 g/kg组的健脾理气方防治的效果最佳;其作用的分子机制可能在于下调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这一结果与网络药理学的预测结果相一致。

    2020年01期 v.36;No.205 168-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58 ]
  • 抗纤益心方通过调控SERCA2a蛋白抑制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王振涛;董丽莎;边汝涛;常红波;闫京京;吴鸿;

    目的:观察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内质网钙ATP酶2a(SERCA2a)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8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选取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剩余大鼠通过呋喃唑酮水溶液制备DCM模型大鼠,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及抗纤益心方1. 8、3. 6 g/kg组,卡托普利10. 1 mg/kg组。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连续灌胃8 w后,检测大鼠超声心动图指标,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Weste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SERCA2a、转录因子C/EBP(CHOP)、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半胱氨酸蛋白酶8(Caspase8)、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荧光探针法检测心肌内质网Ca~(2+)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LVESD、LVEDD明显升高,FS、LVEF明显降低,心肌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内质网钙离子浓度降低、SERCA2a蛋白表达明显下调,CHOP、GRP78、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 <0. 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抗纤益心方1. 8、3. 6 g/kg组,卡托普利10. 1 mg/kg组大鼠LVESD、LVEDD明显降低,FS、LVEF明显升高,心肌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内质网钙离子浓度升高、SERCA2a蛋白表达明显上调,CHOP、GRP78、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 <0. 05)。结论:抗纤益心方可通过调控SERCA2a蛋白表达,以维持细胞内钙离子稳态,从而改善内质网应激引起的细胞凋亡。

    2020年01期 v.36;No.205 173-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48 ]

临床研究

  • 益肾蠲痹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单雨;卞华;范黎明;郭嘉;卞博;

    目的:系统评价分析益肾蠲痹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 Med)、Pub Med、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收集益肾蠲痹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文献的数据进行提取,采用Rev Man 5. 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检索和筛选,最终纳入7篇文献研究,一共46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195例,试验组273例。Meta分析结果示:与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相比,试验组加用益肾蠲痹丸更能提高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OR=5. 02,95%CI[2. 72,9. 26],P <0. 00001);治疗后试验组关节疼痛评分、晨僵时间均优于对照组(MD=-1. 73,95%CI[-2. 03,-1. 43],P <0. 00001; MD=-3. 13,95%CI[-3. 51,-2. 74],P<0. 00001);治疗后的试验组血沉、C-反应蛋白均低于对照组(MD=-6. 75,95%CI[-7. 83,-5. 66],P <0. 00001; MD=-3. 84,95%CI[-4. 39,-3. 28],P <0. 00001);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OR=0. 34,95%CI[0. 16,0. 73],P <0. 01)。结论:益肾蠲痹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相对于西药更加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加以推广。此次研究纳入文献较少,文献质量也略为偏低,仍需要更多高质量和大样本量的文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以论证。

    2020年01期 v.36;No.205 177-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6 ]
  • 双黄连口服液或者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王诗恒;刘剑锋;秦培洁;崔鑫;

    目的:评价双黄连口服液或者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平台、维普期刊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 Med)、Pub Med和Cochrane Library检索双黄连口服液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RCT研究,由2名研究者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资料提取,再使用Rev Man 5. 3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符合Meta分析标准的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出241篇文献,通过筛选最终纳入46篇文献,纳入文献总体质量一般。研究结果显示双黄连口服液联合雷尼替丁的总有效率优于雷尼替丁单用,双黄连口服液的总有效率低于雷尼替丁;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疼痛、溃疡)、免疫细胞水平(白细胞、淋巴细胞)降低、复发率和疼痛VAS评分方面,双黄连口服液联合雷尼替丁优于雷尼替丁;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双黄连口服液联合雷尼替丁的安全性优于雷尼替丁。结论:双黄连口服液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优于雷尼替丁。鉴于各个研究使用不同的疗效判断标准,缺乏统一的疗效判断标准,质量较低,因此,对于黄连口服液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真实疗效还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去验证。

    2020年01期 v.36;No.205 182-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59 ]
  • 健脾补肾通络方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管钙化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张璐芸;邓跃毅;陈万佳;

    目的:探讨健脾补肾通络方对3期~5期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血管钙化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2017年10月~2019年3月CKD非透析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联合组,每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中药组辅以健脾补肾通络方,西药组辅以骨化三醇,联合组辅以健脾补肾通络方和骨化三醇。连续治疗24 w,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12 w和24 w中医证候总积分、血钙、血磷、血清全段甲状腺激素(i PTH)、Klotho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水平以及颈动脉和心脏超声血管钙化结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显效率(67. 5%)和临床总有效率(97. 5%)均明显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并且与中药组和西药组相比,联合组可有效降低中医证候总积分、血清i PTH、hs-CRP、IL-6、TNF-α、SCr、β2-MG、BUN水平以及血管钙化的总发生率,同时提高血清Klotho水平。另外,治疗12 w和24 w时,中药组和联合组患者血磷和钙磷乘积明显低于西药组;中药组患者血钙水平明显低于西药组和联合组。结论:健脾补肾通络方在改善CKD患者肾功能的基础上,可有效抑制微炎症内环境,调节钙磷代谢,以达到缓解临床症状和降低血管钙化发生率的目的;联合组对中晚期CKD患者预防血管钙化发生的临床获益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2020年01期 v.36;No.205 18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45 ]
  • 养心定悸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疗效观察及对NT-pro-BNP、LVEF的影响

    秦焕;井晓峰;薛剑;赵磊;陈灿;史学晗;李江英;张敬美;

    目的:观察养心定悸胶囊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对患者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养心定悸胶囊联合比索洛尔组)和对照组(比索洛尔组),治疗8 w后,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24 h室性早搏次数、左室射血分数及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观察组24 h室性早搏次数、左室射血分数、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 <0. 05或P <0. 01)。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24 h室性早搏次数、左室射血分数、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或P <0. 01)。结论:养心定悸胶囊联合比索洛尔可改善气阴两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患者临床症状和心脏功能,降低患者B型钠尿肽前体水平,减少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早搏患者血管意外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病情预后。

    2020年01期 v.36;No.205 194-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42 ]
  • 补虚汤合参蛤散加味对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疗效以及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

    胡罗燕;吴云萍;

    目的:探讨补虚汤合参蛤散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疗效以及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104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1吸/次,2次/d;对症状控制不良者口服氨茶碱片,0. 1 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虚汤合参蛤散加味治疗,1剂/次,2次/d。两组连续治疗12 w。比较两组肺功能、肺肾气阴虚证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水平。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升高更明显,肺肾气虚证评分降低更明显(P <0. 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 3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以及血清Ig A、Ig G、Ig M水平升高更明显,CD8~+降低更显著(P <0. 05或P <0. 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 6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 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且两组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补虚汤合参蛤散加味对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中医证候,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其疗效可能与增强免疫功能有关。

    2020年01期 v.36;No.205 198-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46 ]
  • 便秘通治疗慢性非癌性疼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相关便秘的临床研究

    贾火生;陈威龙;陈泽刚;古骄阳;王长勇;赵春妮;

    目的:评价便秘通治疗慢性非癌性疼痛患者出现阿片类药物相关便秘(OI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8例慢性非癌性疼痛OI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便秘通组和乳果糖组,每组69例。便秘通组口服便秘通水丸10 g,2次/日,乳果糖组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15 ml,2次/日,疗程均为12 w。观察患者自发排便(SBM)、完全自发排便(CSBM)、不费力SBM情况,测定血清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水平。总结出每周至少出现3次SBM或与基线相比每周至少增加1次SBM反应者的例数,记录治疗后首次出现SBM的中位时间、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临床阿片类戒断量表(COWS)评分和11点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结果:便秘通组SBM反应者47例(68. 1%)多于乳果糖组的34例(49. 3%)(χ~2=5. 0 5 1,P=0. 025);便秘通组SBM、CSBM、不费力SBM明显高于乳果糖组(P <0. 05);便秘通组第一次出现SBM的中位时间为18 h短于乳果糖组的31 h(χ~2=5. 348,P=0. 021)。治疗后两组MTL水平均有升高趋势,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97),两组VIP、SS水平均明显下降且便秘通组明显低于乳果糖组(P <0. 05)。两组不良反应(TEAEs)对比,便秘通组9例(13. 0%),乳果糖组7例(10. 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283,P=0. 595)。便秘通组和乳果糖组在基线、首剂用药前1 d、用药后1、15、29、57、85 d COWS评分、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便秘通治疗慢性非癌性疼痛患者OIC疗效较乳果糖好,其机制可能与便秘通增加VIP、SS水平有关,安全性不劣于乳果糖,且未促进阿片类药物戒断综合症和影响镇痛疗效。

    2020年01期 v.36;No.205 201-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4 ]
  • 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血脂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董丽;江云东;潘洪;胡珊珊;白雪;杨思进;Yan Jiang;

    目的:观察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对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血脂及炎症反应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颈动脉狭窄患者120例,按狭窄程度不同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三个亚组,各40例,各亚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睡前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口服(1. 2 g,每日3次)。治疗周期为90 d。实验结束后观察各组患者IMT、Grouse积分、IMT变化,同时观测中医证候积分、疗效评价及血脂类、炎症反应类指标等。结果:颈动脉斑块: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IMT、Grouse积分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联用蛭龙活血通瘀胶囊能促进非稳定斑块向稳定斑块转化,以颈动脉轻度狭窄组改善更显著(P <0. 05或P <0. 01);中医证候:治疗组能明显改善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患者临床证候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头晕、头痛、心悸等不适(P <0. 05或P <0. 01);机制研究:与对照组比较,各组治疗后TC、TG、LDL-C含量明显降低,hs-CRP、TNF-α、IL-6的水平显著减少,以颈动脉轻度狭窄组改善最明显(P <0. 05或P <0. 01)。结论:蛭龙活血通瘀胶囊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和稳定斑块的作用,可能与其降脂、抗炎的作用有关。

    2020年01期 v.36;No.205 206-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65 ]

实验方法

  • KKAy糖尿病脑病模型的探索及相关机制研究

    刘申贝;古小云;钟志江;赵军宁;戴瑛;

    目的:针对糖尿病引起的认知障碍而目前研究缺少比较理想动物模型的难题,我们探索采用KKAy自发性2型糖尿病小鼠建立糖尿脑病模型,为糖尿病脑病机制以及新药筛选评价研究提供实验基础和依据。方法:采用转基因KKAy小鼠作为模型对照组,野生型C57BL/6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通过对其体重血糖及糖耐量等指标的测定,判断是否出现了典型的2型糖尿病症状及胰岛素抵抗。通过行为学实验Morris水迷宫和小鼠自主活动实验验证认知功能损伤,通过病理染色检测其海马皮层神经元的改变、脑室皮层萎缩程度及眼微血管病变,采用免疫组化测定脑内BDNF的表达,生化法和ELISA检测其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低密度脂蛋白、胰岛素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测定PI3K/AKT通路及Tau蛋白磷酸化表达变化程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自发性KKAy小鼠血糖明显升高并维持高糖状态,体重明显增加,自主活动程度显著下降(P <0. 05或P <0. 01)。生化法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TC、TG、LDL-C水平显著升高,GSP含量显著增加,血清胰岛素增加,胰岛素抵抗指数增加(P <0. 05或P <0. 01)。Morris水迷宫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通过高脂饮食诱导至28周龄后出现认知功能显著下降,通过病理组织染色观察发现模型对照组小鼠脑室有明显扩张趋势,大脑皮层变薄萎缩,大量神经元细胞固缩,排列紊乱,海马椎体细胞层结构清晰,较多神经元细胞固缩。免疫组化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脑中BDNF表达明显减少。眼视网膜PAS染色发现,模型对照组视网膜血管出现明显损伤,可能诱导脑微血管病变。ELISA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TNF-α水平显著升高,IL-6和CRP水平有明显升高趋势。WB结果发现,模型对照组中海马和皮层组织中GSK-3β磷酸化表达显著增加,Tau蛋白及其磷酸化程度显著增加,Aβ表达明显增加(P <0. 05或P <0. 01)。结论:糖脂代谢障碍相关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作为糖尿病的一种容易忽略但非常重要的并发症应当重新认识,本研究发现KKAy小鼠是一种稳定可靠的2型糖尿病模型,通过高脂饮食长时间诱导后可出现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及脑部病理生理改变,符合糖尿病脑病基本病理情况,可作为糖尿病脑病模型进行研究。其发病机制可能与PI3K/AKT/GSK-3β通路有极大的关系,也可能通过炎症的产生和脑血管病变而导致认知障碍的发生,本模型可用于糖尿病脑病的药效及机制研究。

    2020年01期 v.36;No.205 210-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0K]
    [下载次数:5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6 ]
  • 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小鼠模型的建立

    龚彦溶;梁晓霞;王术玲;

    目的:通过三联一复合应激法建立小鼠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方法:20只昆明小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对模型组小鼠每天给予疲劳游泳、电击、慢性束缚和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刺激,连续干预30天。造模结束后用病理切片、胃残留率及相关脑肠肽水平评价胃肠功能,并结合糖水偏好试验、旷场试验、小鼠体重变化评估小鼠的精神状态。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胃残留率、胃动素和p物质均显著下降,同时胃肠道无器质性病变,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小鼠体重、糖水消耗百分率和旷场试验得分均明显降低,说明小鼠精神状态不佳,符合肝胃不合的中医辨证。结论:通过复合应激法成功建立小鼠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

    2020年01期 v.36;No.205 218-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5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9 ]
  • 寒证和热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评价

    李慧璇;吕智豪;覃景春;梁裕琪;文彬;

    目的:建立稳定、客观的中医寒证和热证的动物模型。方法:将72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寒证模型组和热证模型组。寒证模型组予冰水(0℃)灌胃和冷水(10℃)泡浴,热证模型组予乙醇溶液(0. 1 mg/ml~0. 3 mg/ml)和辣椒素(0. 2 mg/ml~0. 9 mg/ml)溶液灌胃,正常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每组均予10 ml/kg灌胃,每日1次,连续5周。每日测定大鼠体征评分(R)、饮水量及摄食量,每周检测体重,取材前1 h测量大鼠肛温。造模结束后,测定大鼠大肠组织Na~+-K~+-ATP酶、Ca~(2+)-Mg~(2+)-ATP酶、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大肠组织学形态改变,并对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评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寒证模型组6 <R≤3时,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饮水量和肛温明显降低,摄食量和体重增加。热证模型组R≥6时,评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饮水量和肛温上升,摄食量和体重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热证模型组Ca~(2+)-Mg~(2+)-ATP酶、SDH酶和LDH酶活性明显升高;寒证模型组Na~+-K~+-ATP酶、Ca~(2+)-Mg~(2+)-ATP酶、SDH酶和LDH酶活性降低不明显。与热证模型组比较,寒证模型组Na~+-K~+-ATP酶、Ca~(2+)-Mg~(2+)-ATP酶、SDH酶和LDH酶活性显著降低(P <0. 05或P <0. 01)。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寒证模型、热证模型组大肠粘膜杯状细胞排列紊乱,炎性细胞浸润。病理评分结果表明,寒证模型、热证模型组病理损伤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5或P <0. 01)。结论:寒证模型通过冰水灌胃和冷水泡浴的方法建立,热证模型通过乙醇溶液和辣椒素溶液灌胃建立,模型成功模拟寒证、热证的临床症状及病理组织学变化。本实验结果为寒证、热证模型的病理生理及药理研究提供了更为准确、客观、有效的动物模型评价方法。

    2020年01期 v.36;No.205 22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下载次数:9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63 ]

学术论坛

  • 基于临床病症特点的近视动物模型分析

    项丽玲;曹利华;苗明三;李艳;

    基于近视的中医、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对目前现有的近视动物模型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整理分析中西医对近视的诊断标准以及临床表现,总结近视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及特点,依据临床诊断标准及症状特点,对现有动物模型与临床症状的吻合程度进行评价,明确其优缺点及应用前景,进而提出相应动物模型的评价及改进方法。目前近视造模方法不多,部分模型与临床病症特点差异较大,无法充分体现近视中西医病因病机。当前缺少对该动物模型造模成功与否的合理的量化标准,未来需探索能反映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及体现近视的中西医病因的动物模型,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近视模型评价体系,为促进近视的防治提供可靠的研究模型。

    2020年01期 v.36;No.205 227-2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7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5 ]
  •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的脱发动物模型分析

    王赛;白明;苗明三;

    基于脱发的临床病症特点,通过查阅脱发的相关文献,整理分析并建立脱发的西医诊断标准与中医诊断辨证标准,总结脱发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和模型特点。分析其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的吻合度及优缺点,发现现有脱发动物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揭示出脱发的相应机制,与西医临床病症吻合度较高。模型特征缺乏中医证候的体现,疾病与证候关联性不强,将中医证的模型与西医病的模型相结合是日后努力的方向。

    2020年01期 v.36;No.205 231-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9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0 ]

综述

  • 苦参素的免疫药理作用途径研究进展

    吴甜甜;刘雪珂;刘妙华;金晶;蒋青青;刘端勇;赵海梅;

    苦参素是从苦参等豆科植物的根中提取,其绝大部分成分为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的一类喹嗪类生物碱,已被证明具有抗炎、抗纤维化、抗肿瘤作用以及防止心肌损伤的作用等。苦参素通过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其与免疫相关的信号通路,如TLR信号通路、JAKs/STATs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对免疫性或炎症性疾病有改善作用。这些研究显示出苦参素良好的药理作用,为治疗其他相关性疾病提供参考。

    2020年01期 v.36;No.205 234-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6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53 ]
  • 黄连素对缺血性心脏病中细胞自噬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林道斌;张明;

    缺血性心脏病是全球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健康。黄连素是黄连的主要活性成分,研究表明,黄连素具有多种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节心肌细胞的自噬有关。本文论述了黄连素与细胞自噬的相互关系,总结了近年来黄连素通过调控自噬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其通过调控细胞自噬从而产生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机制,为深入研究缺血性心脏病以及药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2020年01期 v.36;No.205 239-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8 ]
  • 当归芍药散治疗原发性痛经研究进展

    鄢胜君;操燕明;

    原发性痛经是妇科常见的疾病,目前西医治疗以口服非甾体抗炎药为主,但由于其胃肠道和中枢系统的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当归芍药散为中医临床常用的传统方剂,具有养血调肝、健脾利湿、缓急止痛的功效。现代多项研究发现,当归芍药散用于原发性痛经的治疗,疗效确切。本文主要从当归芍药散方解及药理研究、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研究、临床应用、毒副反应等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该方提出了研究思路。

    2020年01期 v.36;No.205 243-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0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87 ]
  • 下载本期数据